cache 机制注意事项
可以说,cache 机制很大程度上做到了镜像的复用,降低存储空间的同时,还大大缩短了构建时间。然而,不得不说的是,想要用好 cache 机制,那就必须了解利用 cache 机制时的一些注意事项。
-
ADD
命令与COPY
命令:Dockerfile 没有发生任何改变,但是命令ADD run.sh /
中 Dockerfile 当前目录下的run.sh
却发生了变化,从而将直接导致镜像层文件系统内容的更新,原则上不应该再使用 cache。那么,判断 ADD 命令或者 COPY 命令后紧接的文件是否发生变化,则成为是否延用 cache 的重要依据。Docker 采取的策略是:获取 Dockerfile 下内容(包括文件的部分 inode 信息),计算出一个唯一的 hash 值,若 hash 值未发生变化,则可以认为文件内容没有发生变化,可以使用 cache 机制;反之亦然。 -
RUN 命令存在外部依赖:一旦 RUN 命令存在外部依赖,如
RUN apt-get update
,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,基于同一个基础镜像,一年的apt-get update
和一年后的apt-get update
, 由于软件源软件的更新,从而导致产生的镜像理论上应该不同。如果继续使用 cache 机制,将存在不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。Docker 一开始的设计既考虑了外部依赖的问题,用户可以使用参数--no-cache
确保获取最新的外部依赖,命令为docker build --no-cache -t my_new_image .
-
树状的镜像关系决定了,一次新镜像的成功构建将导致后续的 cache 机制全部失效:这一点很好理解,一旦产生一个新的镜像,同时意味着产生一个新的镜像 ID,而当前宿主机环境中肯定不会存在一个镜像,此镜像 ID 的父镜像 ID 是新产生镜像的ID。这也是为什么,书写 Dockerfile 时,应该将更多静态的安装、配置命令尽可能地放在 Dockerfile 的较前位置。